近日,通信学院2016级毕业生们通过了大学四年来的终极大考——毕业设计答辩。由于此次疫情的特殊性,同学们在居家完成毕业设计的几个月里遇到了不少困难,在交流沟通上无法面对面与指导老师研讨,在电路设计上无法使用实验室的专门设备完成调测,在通信网络设计上无法进入专门实验场地探测数据……但在学校和学院的协同组织下,在指导老师们的及时指导和帮助下,同学们克服重重困难,积极解决难题,毕业设计不仅高质量完成,还结合疫情期间的重点问题学有所用,将毕设作品与疫情需求相联系,科技服务社会,为防控疫情贡献力量。
疫情期间,指导教师积极开展线上答疑、周会等形式,掌握学生完成进度,结合学生的困难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数据资源上,利用学校VPN内网图书馆电子资源库,学生可以广泛阅读国内外平台上的文献资料;为学生提供互联网数字化案例资源,指导学生在毕业设计完成度上进一步提升。
针对算法类、应用开发类的课题,结合疫情市场需求,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大事小情出发,发现问题,理清思路,做好调研,优化算法,科学设计出能够服务社会的优质科技应用。
通信1601班的林嘉晟同学,关注到疫情期间广泛开展的线上直播授课模式中,老师们难以一一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在中小学教学中尤为突出。因此为保障在线学习的教学质量,研发了“好督导”课堂监督APP,利用人脸识别与眼球追踪技术,通过摄像头人脸拍摄对画面进行实时分析判断学习状态,有效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质量检查,节约时间成本、提升课堂效率,从而带动学校学风建设。
通信1601班的林嘉晟同学对毕设作品“好督导”课堂监督APP进行效果测试
物联1601班的鲁岚同学,在5G高频通信场景下通过对手机姿态跟踪研究,实现辅助无线通信系统的波束管理来提高服务质量,并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基于位置与姿态服务满足对终端状态的信息需求。在疫情防控期间,追查密切接触者的行踪,便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及时准确得到用户的位置信息。手机姿态跟踪算法的研究在疫情期间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实时确定并监测行人位置与人体状态,从而有效提高开展预测核酸检测的群体数量等工作的执行效率。
物联1601班的鲁岚同学针对手机姿态跟踪进行文献调研
物联1601班的舒密同学,针对土壤监测问题开展遥感图像分类算法的研究,由于无法进入到实培计划单位进行实地学习,指导教师为他推荐了遥感及算法的相关网络课程,通过对网络课程的学习,加深了对课题中遥感图像处理的理解,最终顺利完成了对土壤分类的研究与算法开发,并将研究成果申请软件著作权。
物联1601班的舒密同学就遥感及图像分类算法进行网课学习
电信1603班的安阳同学,则着眼于日常专业实验室运行管理上的难题,针对预约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由于无法返校,在老师的指导下依托云服务器部署整个管理系统。结合线上数字化教育资源与学校实验室实际工作需求,进行文献调研、系统分析、数据库优化设计、功能搭建测试等工作,实现系统的全栈开发,获得院级优秀的好成绩。安阳同学在疫情的特殊时期能够饮水思源,不仅为学院、为专业实验室建设贡献力量,更为学弟学妹们树立了榜样,成为他们心中的楷模。
电信1603班的安阳同学在毕业设计中实现系统全栈开发
而在通信工程专业卓越班中,有不少针对5G网络设计规划类的课题,由于疫情期间不能返校进行无线站点的测量,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督导老师一方面鼓励同学坚定信心,克服困难,一方面指导同学做好充足的准备和防疫措施,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
通信1601班的成子珍同学,以校园5G网络组网方案为研究内容,原本以健翔桥校区作为模型评估设计,但因疫情期间无法返校成为她获取模型数据的阻力。然而她没有因此停下毕设研究的脚步,而是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经过多方沟通,她联系到自己家乡的山西农大信息学院,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基站和小区的网络数据实测。
通信1601班的成子珍同学,针对无法返校勘测提出的解决方案
通信1601班的殷家政同学,以5G网络室内分布系统为研究内容,通过评估典型室分系统场景数据,判断网络质量在建筑结构、现网部署、人流密度等条件下的影响。疫情期间,他没有因此而退却,而是主动出击,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选取家乡安徽省怀远县的华润商场进行多次实地考察,顺利完成数据勘测。
通信学院作为典型的工科学院,毕业设计中除了网络规划设计类,电路设计类的课题也比较多,指导教师们帮助学生将需要的资料、工具、器件材料等快递到家,并在线上进行技术指导和思想鼓舞。通信1601班的王锦程同学,结合疫情防控防灾减灾,开发了一款自动巡航无人机的软硬件系统。他在老师的指导下选购了无人机零部件在家中自行组装、测试,经历了若干次的“坠机”事故之后,终于成功完成了无线图像视频传输、GPS定位、超声波避障、自动巡航等功能,能够实时观测掌握地面密集情况,实施密集人员疏解、监测防控物资发放等,可大大节约防控人力,减少人员接触,为疫情防控提供有效帮助。
通信1601班的王锦程同学,在毕设答辩中展示自动巡航无人机硬件分布和飞行效果
电信1604班的徐云岫同学,以兴趣为指引在疫情期间制作的两大“疫情”科普视频火爆全网,受到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关注!而本次毕业设计作品结合计算机图形学和游戏设计等技术,对无佩戴人机交互设备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实现在身体不佩戴任何额外设备的情况下,通过摄像头识别周围场景及人体动作,利用图形算法呈现虚拟化视觉效果,并与虚拟画面实时动态交互,可用于桌面虚拟交互助手、产品或沙盘展示等混合现实相关的应用或游戏场景中。由于疫情期间居家完成实物型毕设所需空间大小较为不足,所需实验材料和工具不够,在学校经费的支持下,通过更换空间消耗更小的设计方案,利用可替代的硬件设备,对毕设中非关键部分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最终作品受到答辩组老师的一致好评,推选为校级优秀毕业设计。
电信1604班的徐云岫同学,用行动支持抗疫,并开发计算机视觉的无佩戴人机交互设备
电信1602班的刘岱轩同学,以移动式激光雕刻机为研究内容,疫情期间由于无法利用实验室的高精度仪器设备,实施毕设过程中遇到多重困难。指导教师从学校为他邮寄相关工具用品,通过考量毕设计划与实际情况,结合现有材料对毕设过程做出科学调整,在居家的环境下做出优质的作品,通过努力将毕设成果做到了优秀。
电信1602班的刘岱轩同学,在家中进行电路组装及调试
物联1601班的郑鸣杰同学,以移动机器人目标识别与跟踪系统为研究内容,在毕设初期便遇到诸多困难。硬件采购时厂家停产、设备无法发货,在时间上有所耽搁。在搭载调试环境时,由于目标识别算法对电脑性能要求格外高,经过多个二手线上途径查询都无法与实验室的设备相比拟。但他锲而不舍,在老师的指导下最终找到一款相对合适的显卡,运行后获得了相对成型的计算结果。经过不懈努力,获得了院级优秀的好成绩。
时光如梭,从四年前刚踏进大学校门的第一步,到如今提交大学四年学业成果的圆满答卷,同学们纷纷在自己的毕业论文中写下了在疫情如此困难的时期,完成毕业设计从0到1、从1到无穷的收获、成长与价值赋能。在抽丝剥茧中汲取专业知识,攻坚克难,只争朝夕,为如今5G社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虽然“疫”波三折,但终见彩虹!
在毕业临别之际,同学们回望四年点滴,在结语中用最真诚、最热烈的心声表达了对于母校、老师们、同窗们的不舍与感激之情!
通信1604双培5G方向的汪晗同学,在结束语中不仅表达了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感谢,还特别以“诗经体”形式自创一首《毕业感寄二十韵》。
通信1604班汪晗的毕业论文结束语
电信1602班的冀有名同学,在致谢中表达了对此次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的敬意,以及对老师、亲人们的感谢与祝福。
电信1602班冀有名的毕业论文致谢
通信1603班的闫孙昊同学,在致谢中回望大学四年感谢老师们的指导与同学们的帮助,更深感作为一名信息科大人肩上的责任,在以后的日子里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
通信1603班闫孙昊的毕业论文致谢
电信1603班的尚关平同学在致谢中同样表达了真诚的感谢之情,并立志在不远的将来,披上专业知识的抗疫铠甲勇敢上阵,回馈社会!
电信1603班尚关平的毕业论文致谢
当前“后互联网”技术时代背景下,遇上突如其来的疫情,学院教师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和课程思政育人,建设了丰富的优质在线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线上数字化教学平台和数字化教育资源,融入抗击疫情、科技服务社会的爱国思政元素,学生深切感受到学有所用的价值与收获。经过长达数月居家完成毕业设计,最终共有9名同学被推选为校级优秀,38名同学被推选为院级优秀,全院287名同学顺利通过毕业设计考核。
优秀名单如下。
虽然今年的毕业季不能像往年一样,同学们身穿学士服在健翔桥阳光灿烂的清晨与最敬爱的老师、最亲近的同学留下难忘的合影,但希望远在各地的同学们能够带上母校最真切的祝福与希望,铭记“勤以为学,信以立身”的校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敢拼搏,志存高远,在祖国和首都的通信产业建设一线贡献青春和智慧!大学四年风雨兼程,愿大家不虚此行!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待疫情结束,欢迎同学们常回家看看!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2020届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