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3044永利(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20160426创新杯

  “创新杯”比赛已落下帷幕,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和头脑风暴的碰撞,大家都有了不凡的成绩。

  我们有幸采访到在本次比赛中通信学院获奖的三个团队,包括荣获“二等奖”及“最佳人气奖”的李卓然和他的团队成员张芳梓、赵旭、孙梓洲、陈子晴,以及获得“优秀奖”的侯裕攀团队和甄星华团队。通过这次采访,受益良多。

                                

  李卓然团队的项目“智能灯光摄影棚”荣获二等奖以及最佳人气奖的努力来源于他们优秀的团队想法的快速实施与组员间的融洽合作。也是刚刚才大二的组长李卓然同学谈到他们的创作过程时,说道:“平时会有新奇的想法,此次获奖项目智能灯光摄影棚项目的诞生就来自一个新奇的想法。最开始,这个项目叫“基于李卓然稀奇古怪想法之一随便试试的项目”。它的诞生是从构思一个大创项目开始的。既然是创新,我个人认为必须要考虑市场因素,所以最后就选择了这样一个可以降低高质量摄影难度,简化劳动力强度的项目,但最开始只是个人的想法,很粗犷。当时绝没有想过会成为今天这样,已经可以衍生出完整创业计划的项目。最开始的灵感在于,身为电子信息专业的摄影爱好者,我认为,人像摄影布光的技术是可以数据化,并以智能化让用户使用的。”

             

  同时,她也提到这个项目的一些难处。最开始的时候,身边的人,甚至老师都不太能确切理解她的想法,甚至有人质疑她,不看好这个项目。但是,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勇敢的姑娘只想实现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无论结果如何。当然,还有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也是项目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大家都很年轻,甚至还有大一的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知之甚少,所以一开始他们就要克服关于专业知识学习这道难关,令人庆幸的是,他们做到了。

              

 

    采访的最后李卓然谈了谈作品获奖的秘诀:“我认为创新首先一定要结合市场需求,要了解当前的市场,要了解当前的时代。创新在我看来分为两种,一种是从无到有的创新,当然这种创新很难,能做到的人都是时代的先驱,不推荐尝试这种创新,对于本科生来说不太可能。第二种是化繁为简的创新,本质是使市场上存在的可以简化的方面变得更简单,也就是我们团队目前在做的这种创新。要根据市场需求,根据个人能力、特长、兴趣点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方面进行创新,不要做大概念,更不要以为创新需要高大上,创新其实是很需要接地气的事情。最后,获奖也没有秘诀,千万不要为了获奖而创新,竞赛只是为了激励你去做一些项目,千万不要跑偏去为了获奖而创新。我所见到的获奖团队都是在认真做自己的事情,当做的项目符合了创新的标准,自然就会获奖。当你做的项目可以说服你自己的内心,自然也能说服评委。”不为获奖而创新,认真做自己的事情,敢把自己的兴趣和奇妙想变为现实,1%的天才+99%的努力才是成功的秘诀!
    侯裕攀团队的“直线——通知消息交流软件”和甄星华团队的 “基于温度传感与移动终端控制的可控温智能床垫” 都获得“优秀奖”。他们在采访中也提到“创新杯”是一个挖掘自己内心想法的过程,是个激发内心潜能的过程;创新,着眼于生活,付诸以实际。“我坚信只要大学生敢想,敢做,敢创新,不要去在乎结果如何,不关乎这场比赛,当你开始了并一心勇往直前下去,你就是自己的赢家!”
    通过这次采访,从他们身上倒影出了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未来,大胆、新意且充满希望。随着时代的进步,仍然需要创新!大学中的竞赛训练,就是一次很好的试炼,通过学生身份的竞赛,可以从中得到很多不一样的体会与经验。这就是“创新杯”存在的意义。最后,祝贺“创新杯”圆满举办,也祝愿我们大学生未来的创业之路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