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3044永利(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我校与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承办第13期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基础课程研修班

2018年7月23-24日,第13期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基础课程研修班在北京开班,该系列研修班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本次研修班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承办,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名教师和我校各教学单位的30多名教师参加。

 

自2008年第1期开始,该系列研修班经过了十年的延续,邀请了近百位教学名师作为主讲人,共有来自全国300多所高校的近1500位老师参与其中。本期研修班的主讲人是来自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教学名师和教学负责人。

 

23日上午,开幕式由我校教务处副处长吕勇主持,许宝杰副校长为研修班致开幕辞,随后,国家级教学名师陈后金教授和北京市教学名师侯建军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国家精品在线课程与新形态教材的建设”和“提升电子技术(数字、模拟)课程试卷命题能力的思考”的报告。陈教授以信号处理系列课程为例,分享了精品课程建设中要重视的几个方面,包括教学理念、内涵、内容、方法、团队、资源以及教学平台,最后介绍了新形态教材的建设现状。侯教授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提出如何以工程、系统的角度,提升试卷命题能力。

 

 

23日下午,北京市教学名师张有光教授介绍了“随机过程理论”课中探究型项目的设计思路与实践效果;北方工业大学白文乐教授介绍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分层次、分阶段实践竞赛体系建设与应用。最后,我校通信学院教学副院长李学华教授,作了题为“工程教育认证视角下的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探索”,介绍了基于创客理念的新生导论课的实践改革和成效。

 

 

24日上午,研修班分主会场和大数据分会场进行。在主会场,我校谢迎刚副教授介绍了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综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探索,王亚飞副教授分享了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李红莲副教授以“信息论”课程教学为例,分享了用责任、爱心、投入、方法、才智编织教学五彩虹的教学心得。

 

 

 

在大数据分会场,我校教务处处长王兴芬教授和北京大学博雅大数据学院院长欧高炎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大数据专业认知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数据科学核心课程和实践平台的建设与探索”的报告,从大数据专业认知、核心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体系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我校计算机学院张伟副院长,分享了面向大数据系统与平台技术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群建设过程。

 

 

 

本次教学研修的内容丰富,针对当前教学改革的难点和热点,在新工科建设、双创教育、双一流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新形态教材建设、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大数据专业建设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受到参会代表的好评,活动有效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