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说到健翔桥校区的教一楼……嗯,四个阶梯教室,三个外语语音教室……然后呢?大概都是老师的办公室了?没有人会注意到,教一楼的二层,有一扇不起眼的门,不走近观察你甚至注意不到上面的门牌号。直到有一天走进了那里,才意识到——这里充满着无限大的能量。电子信息技术实验室1-213,那里诞生了众多电信技术大牛以及他们的“黑科技”。在那里可以认识了一群“大神”学生,也认识了今天的主角,苏进老师。当你认识了他,你便会发现他超乎你想象的健谈。温和、幽默很可能就是你对他的第一印象。“他很靠谱。”也许这不像是在形容一个老师,但这也的确符合现实。一旦你适应了就会发现,在和他交谈的过程中,你完全不会有那种面对的是一个大学老师的感觉。做在你面前的是一个老前辈,他温和可靠,同时学识渊博。只不过刚好,他成为了你的老师。
苏进老师1989年就离开研究所,来到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他经常能自信的向你讲着这所学校的校史,也总能在讲述那些故事时向你传达一些人生哲理。“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句徐悲鸿的座右铭是是苏进老师经常讲给学生们的。他经常对学生说:“你们都是一本线上的聪明学生,只要好好学,不会比那些名校出来的学生差。”他对自己的学生抱有十足的信心,也喜欢用过去一个又一个优秀学长学姐的例子激励他的学生。
苏进老师有他自己的为人师的理念——“尊重学生,不耽误学生”。苏进老师一直在带实验课。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那也是第一次能够认识他的机会。每年的那个时候,总会有一个又一个班的学生挤在实验室里,不论是设计电路时遇到的困难,还是焊接电路时遇到的意外,他总能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你的探头用错了,信号发生器不能这样用,这个探头里面……”。每年的课程设计答辩,他总能带着一些不理解电路的学生复习模电,讲解要点,帮助学生看懂放大器电路。他的答辩时间总是很漫长,但对于学生来讲,总是收获最大的。作为教课的老师,他敬业、细心。苏进老师来到学校近三十年,管过学生工作,带过课。他帮助过无数的学生,苏进老师有一绝招,他所带的班级考研率极高,当多数班都只有一两个考上研究生的时候,他带的班级中就可以出现七名考上研究生的优秀学子。到了考研人数暴涨的时候,他带的电信1302班考研率已经达到了将近50%。作为班主任的他,成绩令人惊叹。
他总是强调工科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也总是告诉学生工厂制造中的种种知识。这时的他更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他这里,你总能听到些非常有用,却在课上几乎不可能学到的东西。从2007年开始,苏进老师就负责学生到洛阳巨龙通信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实习这项工作,在这十年多的时间里,苏老师经历了太多、太多……艰苦的环境,学生生病,工厂面临倒闭,所有的困难苏进老师都是一个人艰难的扛过来,正是由于苏进老师的坚持,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开始了向优秀工程师的转变。苏进老师不仅带实验课出色,更能够带领学生在课外的专业学科竞赛上取得出众的成绩。他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优秀指导教师。1993年第一届全国电子设计,2002年第一届英特尔杯,他都是参赛选手的指导老师。比赛两年一届,他每一届都带队参赛,时至今日已经带领学生创造了多个重要奖项。
苏进老师带项目参赛,总是和其他老师不同,他总能和学生们一起动手准备,同时带领学生在竞赛中学习。曾经他带领学生准备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学生准备的无人机零件出现了故障,他便开车带着学生花了两天跑遍了北京城,只为快速的找到合适的配件。能够做到这样的老师确实不多,参赛学生们也深受感动。他总能发现学生项目中的亮点,并且也敢于带领学生挑战那些有难度的项目。曾经参赛学生提出制作一个电梯安全的智能控制系统,苦于没有小型的电梯模型。他联系了许多电梯生产厂家都没有解决。最后,他甚至带着学生从锯木材开始纯手工打造了一个可以稳定运作的小型电梯模型。作品令竞赛评审大为吃惊,他们深感其中工作量之大,并断言“参赛学生中肯定有学机械专业的”,至今那个作品依然放在213实验室中,被蒙着布低调的摆在后面的架子上。他一直带领学生参加竞赛,却从来没有获奖的包袱。他始终觉得竞赛是最能引导课程教学的方法。将现成的不同产品进行组合改进固然更容易实现多样的稳定功能,甚至更能够打动评委,但苏进老师却坚持支持学生从底层做起,一步一步依靠自己的双手完成。如果为了获奖,这绝不是一条好思路;但对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学到更多,却是效果最好的。他始终相信,拥有真才实学,脚踏实地可以让学生走的更稳更远。不过,这也绝不代表依照这条思路就拿不到竞赛的好成绩。2018年第九届英特尔杯嵌入式系统邀请赛,苏进老师带领我校唯一一只参赛队伍以极高的作品自创度与出色的功能获得全国二等奖。作为几乎唯一的非211高校参赛队伍,能在一届又一届这样的比赛中连续取得成绩,并在今年取得突破性成绩,非常不易。在这无数项成绩的背后,苏进老师功不可没。
走出实验室,你会发现这个地方和苏进老师一样意外的低调。这个实验室中诞生了一届又一届的优秀电信学子,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没有一个不是拥有着出众的实践能力与扎实的知识基础,令人深感惊奇。快要十月了,又有一批学生要走进这里开始他们的电工实习了……
感谢这里,感谢有你,通信学院好老师—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