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通信学院一年一度的新生创客大赛在健翔桥校区大阶梯礼堂内外火热开启。学校副校长方德英、教务处副处长郑小博、学生处副处长毛江一、通信学院院长曹林、学院党委书记李健、副院长李学华、副书记冉屏以及评委、老师们出席,大赛颁奖仪式由通信学院教师巩译主持。
本届新生创客大赛围绕科技创新、专业教育、思政教育、文化传承相融合,秉承“科技服务社会,行动创造未来”的大赛理念,定义“冬奥,扶贫”的大赛主题。
通信学院第五届新生创客大赛自去年10月启动,通过开展课上实践、课下助教定期研讨、“互联网+”培训座谈,围绕建党100周年的时代背景与“冬奥,扶贫”主题。受限于疫情,通信学院在今年7月8日举行了线上热身赛,旨在督促同学们不断提高作品质量,为正式比赛吹响第一号角。评委在线上给予点评、指导,同学们经过了一个假期的打磨,作品的完成度和创新性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今年9月开学初,决赛进入冲刺阶段,最终“大棚一体化系统”、“Parking leader”、“健康penny”等二十九项作品入围决赛。另外,13名同学获得第五届优秀学生助教称号(图上),10名本届创客大赛选手推选为第六届助教(图下),分别由学生处毛江一副处长、通信学院冉平副书记及通信学院李学华副院长颁发证书。
本届新生创客大赛进入决赛共有29组,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倍。今年首次采用双评委组,评委组由通信学院具有丰富大赛经验的8位教师担任,从左到右依次是王勇、罗倩、王占刚、厉夫兵、焦瑞利、吴韶波、王亚飞、李振松。
最终经过120分钟紧张激烈的评审过后,专家评委评选出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4项。分别由学校方德英副校长、通信学院曹林院长以及教务处郑小博副处长颁奖。
本届大赛增设最佳人气奖,评分者也由以往的专家、教师转变为所有线上观众,2021级新生在来到决赛展厅不但可以观摩学习,还通过线下创客贴与线上扫码方式对本次大赛进行人气投票。最终线上平台共有17000余人参与投票,是去年的五倍之多,截止到比赛当天下午四点,作品“大棚一体化系统”、 “面向冬奥的飞控无人机系统”分别以3499票以及2253票取得本年度两项最佳人气奖作品。由学院党委李健书记颁发荣誉证书。
本届大赛邀请了优秀学长通信1801班的廖海龙(图左),及学姐电信2001班的段旭祺(图右)分享自己在创客大赛创作中的心得。同学们不仅在《大学生》杂志上拜读过廖海龙同学的心得,现场廖海龙更鼓励新生“成功的本质就是不断在自己热爱的领域砥砺前行,这样我们自身的潜能也会被不断挖掘,这便是拥有兴趣的最高境界”。
通信学院李学华副院长具体介绍了学院2021级专业导论课和第六届新生创客大赛的设计与组织情况,通过讲解创客大赛的背景与基础、发展走势以及对外影响力,使得同学们更加清楚的了解到设置创客大赛的初衷。将专业导论课与新生创客大赛深度融合,将专业导论课实践环节作品设计与创客大赛初赛合二为一,搭建平台,培育及孵化优秀作品。搭建课程教学平台,筛选优秀案例,更新案例库,新增能力输出点,进行持续改进。在最后,李学华宣布第六届大赛围绕环保思想设置“碳中和”主题。参赛学生需要在参赛作品中融入主题内涵,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仪式最后,方德英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创客精神,对新生们在下一届的比赛中赛出新高度寄予期待,在2022年能够在新校区举办第六届新生创客大赛充满期待!银鞍已经照白马,希望同学们意气风发,飒沓如流星。
奖项名单(同等级奖项排名不分先后):
供稿/图片:通信学院 巩译 杨茜媛
2021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