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如何理解这次审核评估?
李学华(通信学院副院长):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对教育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成绩的全面总结与展示。对学院来说,通过这次审核评估,可以促进学院自评,在全面评价人才培养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总结成功经验,并进行固化和推广,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效果;同时,在自评和审核评估的过程中,促进学院梳理问题,及时发现不足,进行持续改进。
记者:当前学院迎评都做了哪些工作?
李学华: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通信学院于2017年10月成立了迎评工作小组,提交了迎评工作方案,认真组织撰写了自评报告并按时提交,各专业编制了“十三五”发展规划。具体包括:一是学院组织学习了北京市和学校的审核评估相关文件,围绕审核评估的“五个度”,梳理各审核评估项目、要素涉及本学院的工作内容,撰写并修改自评报告。二是围绕人才培养和服务教学这一中心,总结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梳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整理教学文档,准备自评报告中的各项支撑材料。三是结合通信工程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要求,针对课程教学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加强质量监控,针对毕业设计重新设计了评价标准和管理流程。四是学院的学工、宣传与教学队伍紧密配合,对学院的整体形象展示进行了全面设计与布置,目前正在紧张的制作阶段。当前,通信学院师生以积极的状态准备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专家进校考察。
记者:在人才培养中,学院是如何落实和体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
李学华:通信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都是紧密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开展的,具体实施如下:一是明确培养目标和层次,“三位一体”设计多方向培养方案。通信学院根据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通信产业变革的需求以及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立足于我校“高水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点培养适应移动互联网、高速宽带通信产业发展以及智慧城市建设需求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并把人才层次定位于以系统集成和应用开发为主。学院从学校、学生和行业企业“三位一体”的角度出发,与企业、行业、同行专家共同制定了多方向、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适应学生发展的差异化诉求和产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二是聚合优势资源,建设多方协同的人才培养共同体。在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学院充分利用北京市的优质教育资源、鼓励性政策资源和丰富的企业行业资源,吸引多方参与人才培养,形成了以北京邮电大学(北邮)、北京交通大学(北交)和北京理工大学(北理)为主的多校园,以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兴)、悦成移动互联网孵化基地(悦成)为主的多企业的多方协同育人共同体,有力的推动了课程改革、师资培养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三是完善制度措施,保障多元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为解决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所带来的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学院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多校园合作、多企业合作、多方向培养以及教师激励的制度和措施,使专业教师、学工辅导员和教学管理人员密切配合起来,采用先进的网络混合式教学平台,推行精细化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形成有效运行机制,从多方位保障协同育人工作的实施。
记者:学院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有哪些好的举措?
李学华:学院是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承担者,通信学院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实行了一些好的措施:一是针对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学院通过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以《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等核心课为示范,开展课堂循环反馈、持续改进、阶段性考核和教考分离等改革,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是引入“互联网+教育”的先进管理工具,例如采用“课堂派”实现网络考勤、论文报告的在线互查重等,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并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三是结合学院对外交流频繁的实际情况,校内外联动,建立“校内院级督导+企业导师负责+校内教师跟踪”的有效教学质量监控模式,保障了校外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
四是针对校外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活动,以第三方调查问卷和座谈会形式了解学生的满意度和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等反馈信息,并加以持续改进。
五是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社会反馈情况,学院建立了跟踪与反馈机制,出台了《学院毕业生跟踪调查与社会反馈实施办法》作为制度保障,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收集反馈意见和评价结果,纳入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进而促使教学、就业和学生发展等各项工作的持续改进。
记者:学院在信息特色融合渗透到教育教学方面有哪些成果?
李学华:首先在质量管理方面引入“课堂派”等先进的“互联网+”混合教学平台,实现网络实时考勤,作业论文在线互查重等,提高了质量管理效率,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并且将四类专业自主实践课的管理也利用“课堂派”来实现,解决了这些自主实践课程周期长、种类多、学生交叉分散的管理难题,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
其次,在新生工程认知教育方面,在三个专业的新生导论课当中,引入“开心,开放,开源,开创”的创客教育理念,借助智能硬件平台,使新生从第一学期就直接接触“信息特色”的智能硬件开发与趣味应用,打好人才培养的第一关。
由于我们学院的三个专业本身就是信息类专业,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点做到与时俱进,把信息通信产业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与培养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紧密结合,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正在不断探索前行。学院的本硕核心就业率一直稳居全校第一,读研率也不断攀升,从去年的22%到今年的25%+,创全校新高,这是全院师生的努力结果,也是人才培养的质量体现。
记者:围绕师德师风建设学院开展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
李学华:围绕师德师风建设,通信学院开展了以下工作:在全院大会、教学工作例会以及各种教研活动中,进行师德师风宣传与教育。在学校主页和“通信拾光”微信公众号中推送学院模范教师的事迹,在教师中形成示范和带头作用。
学院制定了《 “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评选办法》,该评选办法将教师的师德师风作为重点考察项;自2015年以来已开展两次评选活动组织,学生通过在线投票方式选出最喜爱的教师,促进和调动广大教师投身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学院师德师风的建设。
记者:能否谈谈学院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大思政”理念引领育人工作的具体举措和亮点特色?
李学华:我院全面深化“三全”育人改革,着力构建“两条主线、两块阵地”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有效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开创立德树人崭新局面。具体举措如下:
一是夯实“三条主线”,增强发展动力。学院把加强教师队伍和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立德树人的“两条主线”,把政治建设放在党建工作首位,严格规范党委中心组学习、 “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以教师带动学生、影响学生,努力构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育人、社会合作”四大育人体系,形成“四圆同心”办学理念,贯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在“四圆同心”办学理念引领下,学院加强了学生党支部建设,开展组织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多次获得“红色1+1”北京市三等奖和优秀奖。在“践行核心价值观?凝聚最美中国梦”——北京高校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比赛中,获得北京市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二是筑牢“两块阵地”,提升吸引力。校内、外育人阵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场域,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各类阵地和载体之中,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学院倾力打造校内育人阵地,辅导员主讲的形势政策课,以当前最新的形势政策内容,教育引导学生理解党和国家各项重大方针,结合学院专业特点,开展思想引领。通过品读经典、主题讨论、社会实践、实践创作和情景展示等方式把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学生社团管理,创建优秀学生社团,增强学生社团活力,使青年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成长成才。学院还与4家企业合作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引导师生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洪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促进个人理想追求与社会国家需要的结合。
记者:围绕学校的办学特色,学院在教育教学方面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李学华:通信学院围绕学校的办学特色,主动适应信息通信产业的变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了“多方案、多校园、多企业、多保障”的多元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就业有优势、深造有基础、发展有空间”,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院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特色和亮点如下:
一是打破趋同、明确定位,设计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积极转变理念,打破趋同,突出特色发展,明确了“高水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以系统集成和应用开发为主”的定位。通过设计多方向、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适应学生发展的差异化诉求和产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二是开放办学、共建共赢,打造多方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合作高校共建虚拟教研室,与合作企业共建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打造“多校园”、“多企业”的多方协同育人共同体。通过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而共同获益,形成有效的多方合作模式。
三是目标导向,正面激励,构建协同育人保障机制。以保障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模式的有效实施为目标,建立健全系列管理制度,强化协同机制和质量管理;出台多项激励措施,开展“奖优行动”,调动专业、学工和管理等“多队伍”人员的积极性。“多角度,多举措”构建精细化教学管理与保障机制。
记者:迎接专家进校,学院还有哪些工作需要推进?
李学华:需要继续深入学习领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审核评估自评报告》,进一步完善学院的自评报告。准备专家调阅的材料,查漏补缺,并组成专门小组负责管理。做好专家走访的前期准备和服务工作,包括:制作展示学院特色工作和亮点工作的展板等;精心设计专家走访路线,并围绕审核评估的“五个度”准备好讲解工作;会场布置和服务工作等。针对审核评估,加强教师培训和师德师风宣传教育,对任课教师明确教学要求。做好学生动员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组织学生开展自评报告学习活动,了解学校和学院的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