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3044永利(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通信学院优秀校友徐云岫为20级新生开展科技创新讲座

 

2020年10月28日,恰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第四届科技创新节开幕,通信学院第四届新生创客大赛决赛暨作品展举办,2020届优秀毕业生徐云岫受邀返回母校参展,并为我院20级新生们开展了一场科技创新讲座。本次讲座由新生辅导员全海燕老师主持,辅导员史文硕老师及全体新生们参加了此次活动。

 

徐云岫为我院2016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曾获北京市2020届优秀毕业生,2019年国家奖学金优秀代表。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两篇EI检索的国际期刊论文,申请发明专利和使用新型专利各一项,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荣获国际级奖项3项,国家级奖项3项,省部级奖项8项,校级奖项20余项等。

本次讲座徐云岫从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做的各种小发明讲起,向同学们一一展示了自己制作的各项科技创新作品,其中包括书写机器人、“灵魂画手”激光雕刻机、电机乐队等等。这些作品令同学们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兴趣。徐云岫说,自己的作品都是一些有趣的东西,在制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所学知识不断的去尝试去探索,最终可以做出满意的作品。与此同时,他向同学们传授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告诉大家要利用好网络资源学会查看文献资料,做事情时要提高效率,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等。最后,他还建议新生们不要惧怕困难,大胆尝试,积极组建团队,往往一个复杂的项目需要一群志趣相投的同学一起完成。徐云岫的讲座给新生们带来了很多启发,在场同学也积极地向他提问进行互动。

 

  

最后,辅导员全海燕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要培养一双留意生活的眼睛。对于科技创新,发现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细小问题,勤于思考;第二、要在不断努力的同时学会调整自己。科技创新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同学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要学会及时调整好心态,不要轻易放弃,或许下一次尝试就会成功;第三、要树立高远志向,勇于担当使命。正如学院第四届新生创客大赛的理念“科技服务社会,行动创造未来”鼓励同学们将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最终实现科技服务社会的远大目标。通信学院对于新生工程教育的改革和探索正在持续迭代改进,不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技术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软实力,促进互助共享的学风建设与创新精神的传承。本次讲座的最后一部分,由学院辅导员史文硕老师主持,开展了“创新杯”参赛经验交流及报名指导。邀请校团委蒋志文同学和我院18级岑志刚、董曌同学,对创新杯进行了整体的赛事介绍,展示了历年获奖的竞赛成果,分享了参赛的目的,参赛系统的使用,如何选题,如何选择导师等。希望本次经验分享能够对20级新生们有所帮助,也预祝20级的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科研道路上取得佳绩!

   

文:安昊
图:杜国宇